2017年第一季度,省海洋与渔业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实施发展现代渔业的各项任务,全省渔业经济开局良好,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渔业增加值。全省渔业增加值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3%,完成全年序时进度6%,完成年初预期目标。
(二)水产品总产量。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实现59.2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海洋捕捞10.8万吨,同比下降2%;海水养殖30.2万吨,同比增长2.4%;淡水产品18.2万吨,同比增长6%。
(三)渔业经济总产值。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实现162.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渔业83.9亿元,同比增长8.9%;渔业工业和建筑业34.7亿元,同比增长5.8%;渔业流通和服务业44亿元,同比增长6.4%。
(四)水产品进出口情况。据海关数据统计,前两个月辽宁省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26.4万吨、总额6.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0.8%。其中,出口水产品12.94万吨、4.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1.6%,出口额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7.1亿美元的59.2%,继续位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进口水产品13.46万吨、2.1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下降0.5%。
二、渔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主要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通过对全省63个渔情采集点采集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受整体经济环境、消费市场供需状况、春节节日效应等因素影响,水产品综合平均出塘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上涨,达23.9元/千克,同比上涨45.7%。主要大宗水产品出塘平均价格分别为:草鱼11.8元/千克,同比上涨32.2%;鲶鱼7.96元/千克,同比上涨4.46%;鲟鱼32.28元/千克,同比上涨24.15%;大菱鲆36.44元/千克,同比上涨17.02%;虾夷扇贝29.98元/千克,同比上涨10.22%。但部分养殖品种出塘价格同比有所下降,其中:鲤鱼9.6元/千克,同比下降7.16%;鳟鱼14.82元/千克,同比下降43.4%;杂色蛤5.46元/千克,同比下降15.48%。
(二)渔业生产逐步转入旺季。通过分析一季度63个采集点的生产投入数据,养殖生产投入6745.47万元,同比增加3618.25万元,增长53.6%,主要是苗种费、人员工资、水电燃料、水域租金及其它投入同比增加。监测数据表明,一季度各地生产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二季度开始将逐步转入旺季生产。
(三)积极发展现代海洋牧场。省海洋与渔业厅研究制定了2017年全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实施方案,重点抓好让广大渔民受益的区域性优势品种增殖放流,全省拟统一组织增殖对虾、牙鲆、梭子蟹等苗种108亿尾以上。进一步强化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带动作用,在辽东湾盘锦海域、黄海北部丹东海域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
(四)调整优化水产养殖结构。以水产优势品种引进更新与改良项目和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建设为主要抓手,进一步优化全省养殖品种。实施稻渔种养与资源综合利用,逐渐转变养殖方式。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在营口、盘锦和葫芦岛推广引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设施和技术,拓展海水养殖空间,减轻近海环境压力,提高养殖鱼类品质和增加养殖效益,进一步推动辽宁省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探索出一条采用工业理念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五)扎实推进休闲渔业发展。休闲渔业在辽宁省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渔业延长产业链条、渔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通过积极创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海钓基地,将休闲渔业作为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引擎,为渔业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充足动力。
(六)水产品质量安全势头良好。完成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40批次,合格率为100%;例行监测48批次,合格率为100%。全省未发生重大水产品安全事故。
(七)水产品对外贸易逐步回暖。辽宁省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涨多降少,出口额普遍看涨。出口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同比增长2.5%、2.5%、13.9%和7.6%,出口欧洲、非洲同比下降5.9%和23.9%。水产品进口下降趋势放缓,从主要进口国家看,俄罗斯进口止跌回升,进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6.3%和8.0%;日本进口保持较大增幅,进口量额同比分别增长24.4%和100.6%;美国进口量额回落,同比分别下降25.6%和21.4%;加拿大进口有较大增幅,量额同比分别增长37.6%和66.8%。
(八)远洋渔业增长稳健。继续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统筹规划远洋工程,截止3月27日,全省共获得农业部批准的远洋渔业企业21家(省属5家、大连市16家),执行32个远洋渔业项目。外派远洋渔船总数达236艘(省属57艘,大连市179艘)。第一季度辽宁省远洋渔业企业共运回自捕水产品3.1万吨,产值达4.65亿元。
【关闭】